【黄瓜】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二 )


八、温度管理
越冬茬黄瓜结瓜时 , 大多数地区已进入严冬时节 , 光照越来越显不足 , 此时管理温度必须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降下来 , 逐渐达到晴天上午23-26℃ , 不使其超过28℃;午后22-20℃ , 前半夜18-16℃ , 不使超过20℃ , 清晨揭苫时12-10℃ 。 此时的温度 , 特别是夜温一定不能过高 。 黄瓜瓜条是植株光合产物的最大分配中心 , 如果植株上没有瓜 , 初级光合产物分配不出去 , 就要以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形式残留在叶片里 , 这些残留物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或对叶绿素的生理危害不仅要降低光合速率 , 还要引起叶片僵硬而提前老化和诱发霜霉病 。 越冬入春后 , 日照时间逐日增长 , 日照强度逐日加大 , 温度逐日提高 , 黄瓜要逐渐地转入产量的高峰期 。 此期温度管理指标要随之而提高 , 逐渐达到理论上适宜的温度 , 即晴天的白天25-28℃ , 不超过32℃ , 夜温18-14℃ , 不超过20℃ 。 这种温度管理下的植株一般比较健壮 ,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较协调 , 有利于延长结瓜期和得高总产量 。 进入3、4月份 , 为了抢行情 , 及早拿到产量 , 也有采用高温管理的 。 高温管理时 , 晴天的白天上午温度掌握在30-38℃ , 夜温21-18℃ 。 高温管理须有一些基本的条件 , 一是品种必须对路 , 譬如密刺系统的黄瓜一般可实行这种管理;二是瓜秧必须是壮而偏旺的 , 瘦弱的植株往往不适庆这种高温条件;三是必须有大量施用有机肥这样一个基础 , 能够大量施用速效氮肥;四是必须有良好的灌水条件 。
九、水分管理
当植株长有4片真叶 , 根系将要转入迅速伸展时 , 应顺沟浇一大水 , 以引导根系继续扩展 。 随后适当控水直到根系膨大 , 同时加强保墒、提高地温 , 促进根系向深入发展 。 避免浇水过于频繁 , 防治南瓜根浮在近地表层 , 对抗寒不利 。 结瓜以后 , 严冬时节即将到来 , 植株生长和结瓜虽然还在进行 , 但用水量要相对减少 , 浇水不当容易降低地温和诱发病害 。 天气正常时 , 一般7天左右浇一次水 , 以后天气越来越冷 , 浇水的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到10-12天 , 具体还需根据经验和黄瓜的生产情况而定 。 浇水一定要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 利用中午强恢复地温 。 春季黄瓜进入旺盛结瓜期 , 此时需要对每条沟畦都要进行浇水 。 浇水的间隔时间要随管理的温度不同而定常规温度下一般4-5天浇一水;管理温度偏高的 , 根据情况可以2-3天浇一水 。

【黄瓜】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黄瓜种植
十、追肥
越冬茬黄瓜一般结瓜期可达4-5个月 , 总肥量需求较多 , 但单次追肥量切忌过大 , 因为南瓜根比黄瓜根吸肥能力强 , 吸肥范围广 , 一次施肥多了易引起茎叶徒长 。 冬季不能多浇水 , 追肥量大时易土壤形成浓度障碍 。 一般追肥按一下规律进行:摘第一次瓜后追肥 , 亩用硫酸铵肥量20-30千克;低温期15天左右追一次肥 , 亩用硫酸铵10-15千克;同时需要注意叶面肥 , 叶面肥不可过于频繁 , 以免成造成药害和肥害;春季进入结瓜旺盛期后 , 追肥间隔时间要逐渐缩短 , 追肥量要逐渐增大 , 追肥间隔时间缩短到8-10天 , 每次亩用硫酸铵20-30千克 。 同时在春节前需追有机肥一次 , 防止春节后瓜秧早衰 , 延长结瓜期 。
十一、放风管理和增施CO2
早晨揭开草帘后到放风前 , 适当增加CO2气肥可提高黄瓜产量20%-30% 。 放风时 , 一般只开启温室上方风口 , 要随时关注温室内温度变化 , 以免降温过度 。 风口处要有必要的扰流装置 , 防止冷风直吹瓜秧 。 春季到来时 , 温度逐渐升高 , 温室内有害气体会大量积累 , 此时调控温度和交换气体尤为重要 。 春季放风 , 只能从温室高处放风 , 不能放底 。 保温膜破损要及时修复 , 下雨时要及时封闭放风口 , 以防止霉病孢子进入温室 。 当夜间温度达到14-16℃时 , 可进行彻夜放风 。 需要注意的是 , 日光温室黄瓜需一直在覆盖下生长 , 一旦揭去塑料膜 , 黄瓜生产就结束了 。

推荐阅读